重要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会
时间:2015-07-15 来源: 作者:
7月7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开展“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中组部组织二局副局长刘文,中组部组织二局五处副调研员鲍忠敏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靳诺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陈雨露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副校长查显友,副校长伊志宏,党委副书记吴付来,副校长洪大用;校长助理贺耀敏、黎玖高、吴晓求、郝立新、郭洪林、郑水泉,党委各部门和各分党委、党总支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德山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考,从思想建党、全面建党等维度深刻阐释了“三严三实”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内涵,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分析了“公与私”“权与法”“党员与群众”“组织与个人”“真与假”“新与旧”等六种关系。
靳诺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自从学校党委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校内各级党委通过多种方式,学习、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收效。她强调,“三严三实”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提振执政党的精神状态、体现“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按照中央要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主题教育,是融入党的经常性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砥砺和提升。
靳诺书记强调,要加强党性修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守党员的理想信念;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她指出,学校党委将继续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严字当头、落到实处,把专题教育作为端正办学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陈雨露校长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做到“严以修身”。第一是“正心”,作为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要始终培养忠于党、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是“修德”,必须重视树立正确的师德观,要把教师个人的事业发展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去。第三是“修学”,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素养。
陈雨露校长强调,要从严、从实、认真开展此次专题教育,融入学校建设工作,让学习和践行“三严三实”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共识、化为自觉,以此为契机,直面学校综合改革中的主要矛盾,解决好青年教师成长、老中青三代布局等关系全体师生的核心问题和重大关切,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动力保证。
张建明常务副书记在发言中指出,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中的第一项,有特殊的意义。他提出“严以修身”一是要修心,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二是要修正行为规范;三是要长期修正、坚持修正。要做到严以修身,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党的领导人讲话精神,学习我党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和事迹。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信仰要坚定、原则要坚持、工作要担当、为人要廉洁。
查显友副校长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学校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进一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三严三实”是我们党的建设理论新发展,也是我们党对党员的一贯要求。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伊志宏副校长在发言中指出,“三严三实”对党员干部从做人、为师、为官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我们应该戒骄戒躁、知荣辱、知进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汲取优秀的价值。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要培养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培养对师生的感情,同时增强意志、坚定信仰。
吴付来副书记在发言中指出,“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汲取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修身既是儒家培养人才的途径,也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严以修身也契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揭示了干部成长进步的基本规律。作为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要加强道德修养,要发挥带头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洪大用副校长在发言中指出,严以修身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也是对共产党人光荣传统的传承,是对当下共产党人的切实要求。要真正做到严以修身,首先需要知所敬畏;还要不断学习,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更要积极实践,始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潜心学问、教书育人,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
中组部组织二局副局长刘文在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培养高地、理论研究高地、思想建设高地。从大家学习研讨的情况来看,学习“三严三实”重要论述工作认真扎实,既有深刻的理论思考,也有具体的实践推动,同时能够结合中国人民大学的实际、发挥学校的学科特色。对于高校领导干部,要从懂教育的政治家和讲政治的教育家的高度来进一步认识“三严三实”要求,坚持学思结合,深化学习研讨,坚持问题导向,促进高校的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