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廉政文化研究

廉政文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比较视野中的廉政建设”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8-11-20 来源: 作者:


6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比较视野中的廉政建设”研讨会在明德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会议就廉政建设的理论、历史、实践和国内外廉政建设总体形势、经验教训、具体做法进行了深入研讨,对推进廉政建设研究和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做了探讨和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牛维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欧召大、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副局长曲吉山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教授主持会议。

牛维麟常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代表学校祝贺研讨会召开。他说,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公害,是公权的天然病象。腐败涉及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直接破坏经济建设、削弱民主法治、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着主权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他说,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重要学府,始终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己任,高度关注和着力研究廉政建设的相关问题,力争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贡献。牛维麟常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希望与会学者能够砥砺思想、集思广益,为推进廉政建设献计献策。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欧召大在发言中指出,“比较视野中的廉政建设”研讨会主题鲜明、论题突出,紧扣时代脉搏,联系廉政实践,对丰富廉政理论和做好廉政建设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欧召大副主任指出,做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工作,既需要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理论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理论支撑。高校是廉政建设研究机构众多、研究水平较高的学术重镇,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研究室将通过召开高校廉政机构联席会议、设立廉政建设研究课题、加强与研究机构的沟通交流等多种方式共同推进廉政理论建设和廉政实践,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和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副局长曲吉山回顾了高等学校在廉政建设研究方面的工作。他说,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理论界给予关注、研究、支持和回应。高校有深厚的理论积淀、雄厚的学科实力和众多的研究人才,能够在廉政建设研究中大有作为。曲吉山副局长指出,进一步做好廉政建设研究,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廉政实践、坚持国际视野,博采众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力争高水平。

第一阶段研讨围绕“廉政建设理论、案例、做法、历史”展开,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主持。武汉大学虞崇胜教授作了题为《人性设定与制度设定:政治文明视角下的反腐倡廉》的发言。他指出,腐败是人的行为,遏制腐败需要从人性入手。有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在对人性进行科学设定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制度设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保健云副教授以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为背景,在分析公共权力来源与权力租金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公共权力分配与权力租金规模理论模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权力租金来源及其控制机制设计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毛寿龙教授以山东省日照市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创新为例作了发言。他指出,腐败是公共建设项目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他从日照市的制度创新入手,分析了提升公共建设项目质量、进行制度创新,避免招投标中出现腐败的措施和方法。北京市委党校杜波副教授分析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来龙去脉,对其进行历史渊源的考察和中外刑事立法的比较。他说,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廉政建设有较大关联,修改完善的时候,既要放眼世界,又须慎重对待。既要发挥惩治职务犯罪的实际作用,又不能违背法治精神。成都理工大学肖云忠教授对网络技术与传统手段在腐败控制中的特点和功能从公众和政府的视角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和电子政务的广泛推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载体对腐败现象进行控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与传统手段构成优势互补的腐败控制体系。北京市委党校罗忠敏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另一方面,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现阶段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本消除。罗忠敏教授在分析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7条经验教训。

第二阶段研讨从比较视野出发,以中外廉政建设的综合问题、具体做法和案例为中心,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李?分析了前苏联时期的腐败及危害。她从苏联建国初期列宁的防腐反贪,斯大林时期实行特殊待遇,勃列日涅夫时期形成官僚特权阶层,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为使既得利益合法化而自掘坟墓的整个历史进程分析了腐败问题,探究腐败的成因及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郭春生副教授从社会转型与政治腐败、俄罗斯政府的反腐治理、腐败盛行的深层原因三个部分分析了转型期俄罗斯的腐败状况和反腐难题及反腐途径。北京吉利大学教师李秀娟从加拿大的反腐经验入手,分析了发达国家参与和促进国际社会反腐败、反腐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预防腐败机制的相关情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师马海军指出,当前,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问题的研究非常必要。他分析了反腐败国际合作问题的现状、中国参与国际反腐的情况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相关问题。重庆工商大学教师郝俊杰分析了国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社会评价及其取得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推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及现行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国推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对策。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杨崇华以2001年—2008年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涉商贿赂案件调研材料为基础,分析了涉商贿赂的基本情况,剖析犯罪成因,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李莹对海淀区人民检察院1998年至2008年10年来所办理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为基础,对案件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引发犯罪的主客观原因,针对高校在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出防范对策和建议。台湾地区籍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林承铎博士以“陈水扁”案为例,分析了台湾政界和民众在反腐和廉政建设方面的互动,从两岸廉政建设的方向、体制、做法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突出、视野开阔、议程紧凑、成果显著,与会学者通过分析中外廉政建设的实践和廉政建设理论,取得了共识、交流了思想,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廉政建设的建议和对策,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周淑真教授对各位学者的参与和研讨表示感谢,希望大家能继续深化廉政建设领域的研究,继续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是中国人民大学为加强廉政建设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反腐败工作和廉政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而专设的机构,成立于2008年7月。此次研讨会收到论文30余篇。